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当好守护安全发展的“斗士”“勇士”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不畏艰难、敢于胜利的伟大斗争史。作为应急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就要源源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尤其是当前四川已进入汛期,天气复杂多变,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加之正处于生产经营旺季,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企业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监管,处罚整改时四处找关系、威胁利诱监管人员,阻碍执法;有的地方对极端气候和极端灾害常态化的认识不到位,协同联动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应急处置能力还远远不够。越是面对急难险重的考验,应急人越需要深入学习党史,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扛起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当好守护安全发展的“斗士”“勇士”,敢于同一切非法违法行为作顽强斗争,敢于直面灾害危难赴汤蹈火,守一方水土,护一方安澜。

时代在变,精神永存。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江山不变色。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无数前辈和先烈用“斗士”“勇士”的精神克服艰险困难,推动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国家由弱到强,挺起时代的精神脊梁,成就了今天的辉煌。爬雪山、过草地,穿越千难万险,那是韧和毅;攻克“娄山关”“腊子口”,冒着枪林弹雨,那是勇和拼;打赢抗日战争,扭转敌强我弱战争局面,那是敢和慧。恩格斯深刻指出,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我们这个民族经得起苦难颠簸,我们这个国家挺得住风雨考验,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拼搏奋进的光芒永远闪耀,斗争精神的旗帜永远不落。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史,也是一代又一代“应急人”赴汤蹈火的实践史。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体制如何转改,为党和人民竭忠尽智、枕戈待旦,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始终是应急管理队伍的不变誓言。在严峻的安全风险考验和重大自然灾害挑战面前,就要发扬革命传统,承担历史使命,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

心中有信仰,足下有力量。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不竭力量源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绝对不会一帆风顺,离不开千千万万应急人各司其职、共同奋斗。越是面对重大风险考验,越需要有一大批“李云龙”式信念坚定、敢打必胜的干部披甲上马、冲锋陷阵。战斗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作为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无论任务多么艰巨、环境多么恶劣、情况多么紧急,始终要坚定信念、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从容应对。要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职责使命教育,强化应急人职业认同感、使命感、荣誉感,充分认识应急管理事业是崇高神圣的事业,应急管理队伍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队伍,在应急实战面前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在重大风险和灾情来临时勇挑重担、经受考验。要充分发挥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灭火战斗、事故调查、执法检查等重大任务对理想信念砥砺作用,在每一次纾民困、解民忧、救民难中感悟使命光荣、升华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牺牲奉献的担当与赤诚,争做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勇士”和“斗士”。

弘扬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共产党之所以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很重要一点是因为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始终为了人民的利益。应急管理部门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作为人民的“守夜人”,要自觉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保持“斗士”和“勇士”状态,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在服务人民中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一次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确保生产安全的环环相扣的链条里,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的执法监管之上,执法者如果没有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弱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便可能给不法企业造成“有空子可钻”的错误认识,最终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要以人民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坚决纠正“不留情面执法是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牢固树立“对隐患容忍就是对人民犯罪”的工作理念,在执法上严起来、紧起来、硬起来,形成强大的执法震慑效应,确保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让违法违规企业付出惨重代价、倍感切肤之痛、怀揣敬畏之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应急管理是吃劲岗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难题多、挑战大。不仅需要应急人默默付出、埋头苦干,还要能抗得住压力、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委屈。要从关心关怀基层干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工作诉求等方面入手,最大程度解决基层应急干部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战斗在第一线,直面“疑难杂症”、解决“急难险重”,唯困难不畏,唯勇气不移,唯志气不堕,唯精神不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蜀安之声)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