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地震能提前打个招呼吗?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近几年,大家感觉地震很多。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全球地震活动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呈现了类似20世纪上半叶全球8级大地震多发的状态,并且这一态势可能还将持续。2015年4月25日的尼泊尔8.1级地震是最近的一次。地震的破坏性之大,我们大家已经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感同身受。
        有人问,动物都能预知地震,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报地震?每次地震后,民众总是会自发梳理出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鱼市的鲜鱼变得出奇的多,原来是鱼儿争相咬钩;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有些地方出现大量蚯蚓聚集;而这次的尼泊尔地震,博克拉附近的野生动物园内很多大型野生动物都涌到了开阔地带。
        那么,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真的与地震有关联吗?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观测动物的反应提前预知地震?地震发生前,一定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就像前面列举的情况。但反之,异常现象随时都在发生,99%以上与地震无关。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地震预报是非常复杂的科学,涉及到很多学科,不会单单以动物异常行为作为地震预报的证据。因此,动物行为异常等不能预测地震。
       地震前打招呼有三种形式。“地震预测”,是对一定时期内地震发生的可能性给出预判,一般为一年以上;“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给出比较明确的预告,一般为3个月以内;“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发出的应急警报,有减灾实效的预警时间目前只有几秒。
        许多地震学家认为,地震的发生和发展都处于一种不可预知的混沌状态,因此,地震是绝不可能预报的。也有人认为,地震未必是混沌的,关键要能够高精度测量断层及其邻区的状态,并掌握其运动规律。然而,最大的难度恰恰就在我们无法获取地下的信息,而且即便获得了足够的信息,其复杂程度也可能远超人们想象。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目前还没有办法预报地震,并且也不期望在不可预计的未来找到办法。”实际上,美国已经放弃了地震预报。地震预测的问题不仅仅在于预报困难,即便短期临震预报有了惊人的进步,也不见得一定就该进行报道。日本有着丰富研究经验,但政府就从来都不做正式的预报:一是为了避免恐慌, 二是考虑到自然规律的复杂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权威露西尔•琼斯就直白的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预报地震从而逃生引发混乱的死亡人数,要大于地震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这报还是不报呢?”
        因此,除了地震预测有一定准确性外,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目前减灾实效非常有限。面对灾害,预防才是硬道理。《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目前,主要采取四项措施来预防地震。一是把地下搞清楚。就是弄清楚断裂带的空间分布,对其活动性进行科学评价,以此作为建设工程避让和设防的依据;二是把地上搞结实。就是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使建筑具备抗御当地基本地震烈度的水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三是让公众搞明白。就是广泛普及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增强避险能力;四是把准备搞扎实。就是要加强应急预案、通讯指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救援装备、避难场所等建设和管理,充分做好应对地震的各项准备。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