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汉源县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多点发力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加强安排部署。我局以县减灾委办公室名义印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围绕宣传主题认真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积极组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二)强化灾害风险会商研判。县减灾委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每月组织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围绕气候总体趋势、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农作物病虫、森林火灾等灾害风险进行会商研判,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印发各乡镇和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为科学防范自然灾害提供指导和依据。为切实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建立每三天一会商机制,分析气象条件、森林火险等级,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今年以来,共开展会商20余次,发布黄色预警1期。
(三)加强应急通讯保障。利用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配发天通一号卫星通讯设备46部。目前全县共配备有天通卫星通讯设备87部,实现21个乡(镇)、县应急委重点成员单位天通卫星通讯设备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了我县在常规通讯中断情况下的应急通讯保障能力。
(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使用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460万元,采购救灾帐篷、折叠床、棉被、雨衣、防潮垫等应急救灾物资58388件(套),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县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在宜东、清溪、马烈、坭美、河南、皇木、永利、乌斯河、片马等9个灾害多发易发或交通不便的中高山乡(镇)设置物资储备点,提升基层救灾救助能力。有序推进九襄镇桃源村、前域镇前域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打造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样板”。
(五)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活动之际,县应急管理局开展现场宣传,提供群众咨询服务,积极宣传森林防灭火、防汛防地灾、安全生产等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县森防指办利用中国移动智能云客服系统对全县31.74万常住人口手机用户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宣传,并协调督促各乡镇、各部门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和省、市、县最严《防火命令》为重点,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灭火氛围。在全国“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县减灾委办公室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六)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局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强化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等有关业务学习,确保监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灾情险情第一时间协调处置,应急信息第一时间收集报送,一旦发生险情,为应急救援处置和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