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险研判及应对措施】
1.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3月11日~3月20日)
未来10天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13~15日我市阴天有小雨,个别中雨,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下降3~5℃。12日多云,其余时间段以阴天或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夜间多分散小雨。森林火险等级普遍较低,为1~2级,汉源和石棉的个别时段森林火险等级为3级。
2.当前风险隐患研判
一是市县实战化状态不够,工作推动不力。二是小水电、用电企业所属线路落实整治措施不到位。三是林区企业复工复产和在建工程动火作业频繁。四是春耕农事生产、踏青旅游等户外人流增加,携带火种进山入林区存在火灾风险。五是全市启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四级应急响应后基层落实举措存在差距。六是“十户联保”等宣传知晓率、覆盖面需要再提升。
3.主要应对措施
一是针对连续高温天气时段,科学组织人工降雨,对高危火险区域进行洒水增湿作业。二是高火险县六级以上大风预警研判后输配电线路停运避险要果断。三是涉林在建工程未落实复工复产前“四个一”和动火作业要求的坚决逗硬停工整改。四是发布火险黄色及以上预警时要果断采取“一封三停”措施。五是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加密预警区域外来人员短信提醒。六是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活动。
4.近期重点工作。
一是聚焦实战,充分发挥实战化专班集中办公指挥和“1+3”督导效能,压紧压实各级防控责任,逗硬执纪惩处。二是聚焦输配电设施火灾风险隐患整治,动态排查隐患并整改到位。三是聚焦基层能力建设,持续加强“以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摩托车“轻骑兵”巡护巡查,用好“空天地人车网”监测体系应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坚决管住农事用火。四是聚焦群防群治,完善宣传载体,重点部位、重点区域临时宣传点位再增加,持续推广随手拍、“十户联保”“村村响户户响”。
【工作动态】
1、市级
3月3日,副市长张春刚带队赴天全县督导检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3月4日,副市长于冀川带队赴石棉县督导检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3月5日,副市长郑胡勇带队赴石棉县调研督导林区在建工地防灭火工作。
3月6日,副市长郑胡勇带队赴芦山县调研督导森林防灭火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月7日,副市长郑胡勇带队赴宝兴县督导检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3月10日,副市长郑胡勇主持召开全市水火同防“十日会商”第三次会议。
2、部门
3月11日,市森防指办组织召开全国两会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复盘总结会暨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视频培训会。会上,林业、应急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七条措施》《关于启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四级应急响应的通知》以及指挥部工作体系建设、应急响应法理等进行详细解读,针对全国两会期间防灭火工作进行复盘,总结火源管控、飞机人工增雨、精准预测预报至乡镇一级、队伍前置驻防等好的做法,通报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3月中下旬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3月4日至3月11日,市“3+1”暗访督导组联合县级检查组共派出195人次,覆盖相关县(区)各级各类点位94个,共发现问题隐患183个,要求立行整改173个,限期整改10个。
市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扎实开展线路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线路底数再摸排,以林区输配电设施本体风险为重点,摸清35KV及以下线路产权主体,摸排境内发电企业、用电企业产权的穿跨越林区282.5公里35KV输电线路、穿跨越林区336.4公里10KV配电线路为非绝缘线。风险隐患再整治,清理35KV及以下线路通道158.9公里,清理通道内可燃物60余吨,处理“树线矛盾”109处。林区内42个变压器台区落实硬化措施(铺设防火毯)。坚持“定人、定线、定责”,落实35KV及以下线路网格化巡护责任人255人,确保线路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技防能力再提升,对35KV及以下线路制定“一线一策”方案,初步估算智能化提升改造资金需求9509万元。督促电力设施产权所有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线路绝缘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全市发电企业、用电单位产权线路安装气象测风仪68个、一二次融合开关和小电流选线装置93个,实施线路绝缘线改造0.6公里。
国网电力公司布点微气象测风仪367套并全部实现联调联控,依托现代智慧配网决策平台,在主动停运避险模块中汇总线路测风仪安装区域风速,每15分钟回传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当风速超过预警阈值后系统实时推送告警信息,以手机短信方式将告警信息推送至各级管理人员和线路看护人员。综合研判气象预警信息,细化停运避险“一线一案”,利用现代智慧配网决策平台,差异实施“自动避险”和“人工拉停”,同步做好停电信息发布及客户告知,确保极端天气下精准快速拉停。同时,在石棉迎政片区线路试点在线测风仪与一二次融合开关联动,在条件成熟后,将全面启用风速达到阈值自动停运避险功能。
3、县区
宝兴县“四举措”推进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一是坚持底数再摸底、再排查。对县域内发、用电产权单位穿越林牧区10KV及以下裸导线路再摸排,并按“通道清理、漏保开关改造、一二次融合开关改造、接地选线装置安装、测风仪安装”五类要求,分类落实“一线一策”改造措施。目前,宝兴县共配备测风仪14个,更换绝缘线0.6公里,完成一二次融合开关建设7套,完成小电流选线装置建设6个,涉林配电台区8个落实防火毯铺设或硬化措施。二是坚持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完成6条涉林线路的综合检修,排查输配电线路200余公里,整治通道树障165处,清理线下通道76.1公里、林下可燃物16吨。三是坚持责任再压实、再强化。建立宝兴县穿越林牧区输配电设施停运避险机制,全面压实网格责任,签订《森林草原输配电设施防范火灾紧急停运避险处置重要客户告知书》《客户产权供用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责任告知书》404份,《客户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结果告知书》《供电线路及供用电双方产权分界点确认书》338份。四是坚持技防再完善、再提升。严格按照差异化巡视要求,利用无人机开展全线路巡视1213.31公里,完成全线路(35KV及以下)变电站覆盖的6套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全面排查、7套涉林一二次融合全面排查和投入启用、8个涉林配网台区的漏保装置全覆盖、6套微气象装置上线监控。
石棉县开展多方力量联合组训。为全面提升队伍间协同作战能力,石棉县组织前置驻训队伍与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开展森林火灾扑救联合训练。训练聚焦复杂地形条件下以水灭火战法创新,累计投入大功率抽水泵12台次,参训人员120余人次,针对石棉地形地貌,开展实地踏勘,标注断崖、溪流、坡度等关键要素,精准划定输水路线。创新采用“三级接力+模块组合”进行战术组训,通过“山脚水源点集水—山腰中转池蓄水—山顶喷射终端”的梯次供水模式,可搭建总长3.2公里的立体输水管网,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效率,联训大力提升了石棉县前置驻防队伍的合成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