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挥部,我们已到达房屋倒塌区域,发现两名被困人员,现在正利用破拆及绳索救援技术完成被困人员营救转移。”“
这是1月5日,我市应急使命·2024年抗震救灾综合实战应急演练中的一幕。本次演练以芦山县双石镇突发7.0级地震为背景,立足大震巨灾,紧盯“三断”极端场景、多灾种叠加等难点、痛点,全面检验我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
整场演练紧张有序,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顺畅,“科学”“迅速”“精准”“专业”等关键词贯穿始终。
“三断”条件下
精准收集灾情信息
2024年1月5日9时,芦山县双石镇突发7.0级“地震”。顷刻间,地动山摇,房屋倒塌,多处山体崩塌、滑坡,道路损毁,灾区多地出现断网、断路、断电(以下简称“三断”),双石镇成为“孤岛”,亟待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三断”条件下,如何精准收集灾情、快速进行营救?此次演练中,370兆应急无线通信平台、高通量卫星便携系统等功不可没。
“报告,镇政府旁边有房屋倒塌,电也停了,网也没了,估计有人被埋,群众情绪恐慌,请求增援。”“地震”发生后,在“三断”情况下,双石镇汪文秀使用370兆应急无线通信电台与指挥部保持联系,随时在线汇报现场情况。
全市370兆应急无线通信平台是采用“数字集群基站+无线链路组网”方式,致力于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应急通信系统。目前,已实现芦山、宝兴、天全、石棉等地区信号覆盖,未来整体建设完成后,预计将实现市域范围80%以上地区信号覆盖,可支持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厅、雅安全域多级调度,是我市应对通信断联极端情况的
高效救援同样还离不开强
“我们是芦山消防大队轻骑兵,目前正向震中挺进,将在震中提供实时现场图像。”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震”发生后,前突小队携带卫星便携站、单兵图传、无人机等侦察装备突入震区侦察震情灾情,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与此同时,各县(区)紧急调用无人机迅速升空,在本地区开展灾情侦察。
为有效应对震后“三断”等极端复杂情况,我市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已配备高通量卫星便携系统、窄带卫星数据终端、微波单兵图传和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多渠道收集灾情信息,为应急救援提供
据初步统计,“地震”导致芦山县大范围受灾,其中龙门镇和双石镇、太平镇、宝盛乡、芦阳街道等地区受灾较重,出现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全县多条道路阻断,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
面对突发灾难,我市迅速成立雅安市“1·5”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市县联合指挥部,启动雅安市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在指挥部的统筹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全力以赴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灾种叠加
高效协同开展救援
“多灾种叠加”同样是本次演练的一大特点——“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叠加次生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化品泄漏等复杂灾情。
“报告指挥部,目前安置点、医院已临时恢复供电。”“地震”发生后,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第一时间组成应急供电保障队伍,携发电车、应急电源、大
银田救援队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全市7000多台机具分布情况,安排人员就近征调挖掘机、装载机、吊车、运输车等600余台工程机具协助开展道路抢通。通过二十个小时连续作战,灾区道路基本恢复通行。
与此同时,市应急委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调运保暖及生活物资至临时安置点。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针对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及时明确过渡安置期间生活救助、安置救助等政策和标准,鼓励受灾群众采取投亲靠友、租房等多种方式实现安置。并快速开展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对受损轻微并符合安全要求的房屋,引导群众返回入住,确保灾区群众温暖过冬。
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业地勘队伍携带无人机、边坡雷达等设备到达受灾现场,利用无人机开展地面快速勘察,查明滑坡体规模、形变特征、威胁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对象,划定威胁区,设置警戒线。
面对“地震”导致的危化品泄漏,消防救援力量和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侦检和监测工作,救援人员在危化专家和工厂技术人员的配合下,采取喷雾稀释、吸收酸雾等方式进行处置,并深入罐区堵漏断料。救援处置组采取沙袋围堰的方式围堵地面流淌酸,防止泄漏盐酸继续扩散,利用收集桶对泄漏盐酸进行收集和转运,坚决避免事故水进入市政管网或江河。
随着演练的进行,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救援队伍分工协作,救援人员各司其职,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