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失足受伤,赶紧联系救援队伍!”5月14日上午,在雅安市宝兴县,一场山地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正在开展。演练模拟一名游客在夹金山游玩时不慎失足受伤,失去行动能力,急需救援。
此次拉动演练,坚持“贴近实战、快速反应”的原则,以“强化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训练,提升整体作战实力”为目的,检验战区消防队伍指挥调动机制、指挥机构组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编成、以及自我保障和现场救援实战能力,进行全要素、全过程演练。
“别慌张,调整好呼吸,我们立刻赶来。”接到任务指示后,宝兴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搜集相关现场情况资料,掌握天气状况、海拔高度、行动电话及无线电台可通讯区域、山区水源状况,并携带无人机、救援担架、绳索、抛投器等山岳救援装备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
整场演练紧贴地域实际,着眼实战需求,设置了多个模拟场景,包括现场评估、制定救援计划、人员分工、无人机搜索、队员勘察、人员搜寻、现场急救以及伤员搬运等项目,救援行动紧张有序、科学高效,不仅达到了以演筑“安”,以练“促”战的预期效果,更展现了宝兴革命老区薪火代代相传、应急精神历久弥新的形象。
据了解,近年来,雅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安排部署,全面推行市县两级安委会“双主任”制度、整合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强基固本,边应急边改革,着力打造高水平安全管理框架下的“防、减、救”一体化职业共同体,逐步构建具有雅安区位特点的高水平应急管理体系。
积极探索“基地+队伍+科技+机制”模式,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市县乡村组“五位一体”基层应急队伍试点建设,逐步形成“统一指挥、梯次布局、专兼结合、高效协同”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雅安9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设置应急管理机构,市、县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完成组建,实行局队合一。
在市、县两级“1+33+N”应急预案体系基础上,雅安完善制定地震、地灾、防汛、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风险会商研判预警、信息资源共享、应急救援区域联动和军地协同等工作机制,较大及以上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在全省推广。
不仅如此,雅安以“揭榜挂帅”在雅安全域试点为契机,以建设雅安全域“1+3+6”应急救援基地(试验场)为引领,依托应急综合信息平台、“户户响人人响”平台和“雅安随手拍”,构建起“空天地人车网”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并与基层应急队伍协同联动,实现隐患动态排查治理,创新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防群控群治融合模式——“雅安路径”。
推动“防汛九条”“防火七条”措施和各项防控举措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全国首部地级市层面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法规《雅安市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若干规定》正式实施,“8+30+N”应急避险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跨区域防汛联防联控机制、防汛“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全面建立,建成市级储备库1个、中心储备库8个、片区储备库30个、乡镇储备点66个,储备救灾物资47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