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石棉县“一棋”“三网”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为切实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石棉县于2021年印发《关于探索开展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和《石棉县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方案》,创新在12个乡镇(街道)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基层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推动应急管理实现“七有”。构建基层应急管理乡镇、村、组(点)三级网络体系,破解了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应急意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解决“上热下冷”问题

一是为做好基层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自然灾害领域的统筹领导,统一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按照中共石棉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工作力量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由乡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兼任,设置专职副主任1名(正股级),至少配备应急管理机构专职人员2名。全县12个乡镇(街道)均单独设置了应急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门办公场地,回隆镇设置专职人员5名,其余乡镇(街道)均有3名专职人员、1-2名兼职人员从事应急管理相关工作。二是以村组(社区)或一定区域内居民为基本单位,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与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职能无缝衔接、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管理的自动切换,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县、乡镇、村三级网络体系,切实改变应急管理“上热下冷”的现象,同时不断推进园区应急办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典型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二、织牢应急救援网,解决应急救援不力的问题

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骨干队伍,保障应急救援专业有力。统筹基层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民兵、公益性岗位、企事业单位等人员,组建乡镇(街道)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73支1419人,申报更新录入“四川省应急救援力量与资源统计系统”,联合消防、水利、自规等部门定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应急队伍在协助和参与隐患排查、预警传递、先期处置、人员转移、群众安置、灾情上报等方面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以及10个易形成信息孤岛的行政村,组建12人的“轻骑兵”前突小队和68人的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切实解决大灾断路、断电、无信号、恶劣天气形成“信息孤岛”等突出短板问题。

三、织牢应急宣教网,解决应急意识不强的问题

上好“安全知识课”,形成人人学安全的环境。每月定期组织村社干部、学校、企业、驻乡镇单位,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讲一次安全知识课,对用电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安全、交通出行安全、防溺水安全、地灾防治等进行全面培训;各村社通过召开社员“坝坝会”、开办“农民夜校”等多种形式积极宣讲安全应急常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四、织牢应急预警网,解决预警信息不畅的问题

依托县内今年建成的多普勒气象雷达,气象部门实现短时强降雨实时监测,将全县区域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2个板块,将云团移动方向和降雨预测精确在乡镇(街道)行政村一级,科学运用彩云天气、防汛抗旱势态分析系统等监测系统将每次蓝色预警及以上涉及地区精确到每个地灾隐患点,建立蓝色预警地灾隐患点管理台账,为科学研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供基础依据。

利用多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成200平方米的应急指挥中心,配备硬件设施220余套,同时安装GNSS监测站、加速度监测站、自动气象站、水位计、林火视频监控站等多灾害前段监测设备共计70余台,建成“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全程数据链条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基层应急预警无盲区。整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野外监测系统,将地灾、山洪、漫水桥、森林火险风险点等各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实现 “一屏观天下”,给基层应急预警系统装上了“千里眼”;整合“村村响”信号,建立应急广播平台,给基层应急预警系统装上了“顺风耳”,对应急指挥监控平台上发现的风险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点对点”实时广播预警,采取“人防+技防”模式,在灾害来临前,让群众按照“三避让”原则主动转移、提前避险,实现了基层应急管理“全覆盖、无盲区”。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