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安全生产办公室关于加强灾后重建安全督查的通知
市交通局、水务局、住建局、各县(区)安办以及天芦宝飞地工业园区(经开区):
鉴于灾后交通、水利工程等重建项目主要位于芦山“4.20”大地震严重区,沿途地质构造发育,山体破碎,地质灾害高发,施工场地地形复杂而狭窄,气候多变,施工环境恶劣,桥隧比高,技术复杂,安全条件差,事故易发等原因,为“坚守安全底线”,有效开展灾后重建安全督查,做以下规定
一、强化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开展安全督查
各市、县(区)行管部门按照安全监管依“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贯彻落实雅市安[2014]27号文件,履行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对交通建设工程、水电建设工程、引水建设工程、市建工程等灾后重建项目进行安全监管,制定安全监管方案,编制执法计划,督促企业建立项目安全隐患排与治理体系、安全预防与控制体系和运行,把工作落实操作层面上,市县(区)安办“督查、督办”同级行业监管部门与下级政府履行行管安全监管职能,拒不整改,安办依法协助行管督查、督办。
二是强化事故易发环节、场地安全督查
依据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安全督查灾害高发区施工场地和事故易发施工环节,房建工程为10m以上高空作业,深基坑、深孔桩作业等施工环节和邻水靠山施工场地;土木工程为自然灾害高发区施工场地和桥隧工程施工环节,建设单位在进入规定的施工场地或规定的施工环节前一周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发送行业主管部门与安办。
三是强化项目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
加强业主单位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安全管理培训,强化施工场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安全分管副经理、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员,监理单位工程师监理、监理员现场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培训。
四是强化施工场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加强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加强施工管理图牌与安全隐患管理栏的设置,加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安全检查提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与危险源点警示卡等“一法三卡”的设置;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三标一体”的建设,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推动施工场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是增强安全督查队伍力量建设
专项联合安全督查组,必须有专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增强督查执法技术力量;
二是建立监理隐患督查制度
实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跟踪管理制度,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建立通报和约谈制度,落实问责制与联系制度。
三是建立自然灾害高发区施工场地、事故易发施工环节预报责任制度
建设单位在进入规定的施工场地或规定的施工环节前一周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发送行业主管部门与安办,对不履行通报职责者,将按照项目督查级别进行属地通报。
雅安市安全生产办公室
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