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县气象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强化会商研判和预警信息发布,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严格做到有预警就有响应、有行动、有反馈、有跟踪。强力落实“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坚决做好调度抽查,杜绝“假转移”现象,千方百计守牢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
二是坚持“隐患排查”。防汛防地灾方面,对江河堤防、在建工程、工棚营地、溢洪道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对人员聚居区、工程建设区、旅游景区、道路沿线、沟河沿线等开展经常性巡视,及时采取针对性避险措施,严格按照“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好人员撤离。安全生产方面,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强安2023”监管执法以及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紧盯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切实做到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放过、安全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整治不到位不放过;对问题突出的企业该处罚坚决处罚、该停产坚决停产、该关闭坚决关闭。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深刻汲取凉山州金阳县山洪灾害教训,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真正从思想深处拉响警钟、上紧发条,在找准问题和不足中堵上漏洞、补齐短板,切实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把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坚决守住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防线。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原则,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确保责任不悬空。同时,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人员在岗、领导带班在位;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坚决杜绝不报、瞒报、漏报、迟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