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雅安市采取“3+3”工作法,着力提升灾害防范精准度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一、健全三个机制。健全领导指挥机制。调整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机制,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并设置双指挥长,新增4名副指挥长,增强内部指挥机制。创新建立《分级抓好防汛减灾精准防控工作机制(试行)》,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市财政落实专项资金500万元,新建气象监测站点130个,积极争取中省资金800万元,升级改造205处山洪监测站点,同时,统筹协调三大运营商,普发风险预警提示短信。入汛以来,我市共发布预警信息12万余条,通过三大运营商发布预警短信600万余条。健全应急应对机制。依托“一主两辅”队伍建设,组建基层应急分队755个,整合新建中心消防救援站25个,应急避难场所849处,针对灾害风险较大、救援任务较重的乡镇,另配备应急物资储备点42个,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应对能力;强化实战演练,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市共组织各类防汛演练共1458场次,涉及79827人;开展防汛责任人培训579场次,涉及19126人。

二、突出三个重点。突出督导隐患排查。建立市领导及指挥部成员单位包县区联系督导工作制度,主汛期期间,督导组每月督查不少于1次,遇暴雨黄色以上预警立即赴现场开展督导;突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堤坝、在建工程、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聚焦危险农房、危险村道路段、水库防汛、工棚营地和尾矿库等重点设施,全面梳理我市江心岛、涉水船只、涉水人员等薄弱环节,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落实专人负责跟踪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各类隐患点3072处,发现隐患407处,全部整改到位407处。突出信息化建设。整合水利、气象、地质灾害、旅游和森林防灭火等监测系统基础数据,统一接入后方指挥部,实现“空地一体”智能监测、精准覆盖;着力解决突发情况下“三断”问题,投入707.25万元,大力开展应急通信能力建设,购置天通卫星电话、便携数据终端等科技设备,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提升防灾减灾信息化水平。突出宣传教育引导。抓住“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间结点,通过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应对基本技能;开展防汛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工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七进”工作,确保宣教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编制印发《雅安市防汛减灾明白卡》20000份,开展防汛宣传300余次,公众参与达100余万人,广泛提升防汛避险知识社会知晓度、参与度。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