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汉源县扎实做好2021年“国际减灾日”工作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精神,汉源县围绕“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活动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着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营造人人关注灾害、重视防灾减灾的氛围,不断提高我县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专题部署、强力推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城乡居民群众等各类主体积极性,认真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努力构建多元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二、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减灾活动

围绕“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活动主题,县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气象局、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7家单位在富林镇城区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横幅、咨询展台,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城乡防火、防震减灾、安全生产、应急避险等方面的资料共计2000余份。通过此次活动,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

三、紧扣减灾主题,加强宣传教育

(一)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

汉源县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滨湖社区、西园社区、饮泉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行动。一是通过召开技能培训会,讲解汛期自救互救知识。重点讲解典型安全事故,以案例引起警戒,广泛培植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二是分发宣传资料等方式,细致深入讲解防灾减灾知识,旨在营造良好防灾氛围,切实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活动现场,社区参加群众表示,经过培训学习,他们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知识和汛期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学习了防汛技巧,进一步提升了自救互救技能。

(二)防灾减灾宣传进校园。

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于富林镇第一小学成功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全国“5·12”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四川省全国科普活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富林镇第一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重点分析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等如何避震,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通过现场宣传,提供群众咨询服务,积极宣传森林防灭火、防汛防地灾、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等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四、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照工作要求对全县“1+33+N”新预案框架体系(1为县级总体预案,33为县级专项预案,N为县级部门预案或重大活动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夯实全县应急管理体制基础。先后组织开展“2021年地震暨突发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和“雅安市2021年森林火灾联合应急演练”,参演观摩人数达580余人,进一步促进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辖区群众对预案的熟悉和掌握,提高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专业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群众的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为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五、强化合作协同,持续做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看得见、够得着”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深入组织开展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大力推广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始终坚持“以创促建”的工作导向,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的创建理念,把核查工作组各位领导的鞭策和鼓励化为做好创建工作的最大动力,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创建工作机制。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