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一、强化宣传培训,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新提升
培训能力强,增添新活力。全面加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牵头部门业务骨干、灾害信息员参与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业务培训,加强灾情应对能力。进一步
宣传
二、加强能力建设,多元主体参与工作新格局
一是规范灾情报送管理,推进灾害信息员体系建设,2022年,全县共落实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185人,进一步完善全国应急信息员管理系统灾害信息员网络系统平台入库和灾害隐患信息报送平台管理。二是建立“五防两保”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整合基层力量,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治理等工作。三是首创自然灾害巨灾指数保险试点,落实灾害保险制度建设,已连续两年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市中心支公司签订巨灾保险协议。四是建设多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提升县内消防、森林防火、防汛、地灾、防震减灾等现有监测平台,建立远程监控、数据处理、灾害预警、避险响应、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等多功能一体化管理系统。
三、做好应对准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保障
结合石棉实际,一是加快推进“两案一书”编制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李酌书记对完善应急预案的相关重要指示,在建成石棉县“1+32+N”新预案编制体系的基础上,石棉县全力做好“两案一书”编制工作(即编制修订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口袋书),印发了《石棉县应急预案编修及行动方案、口袋书编制指引》。行动方案和口袋书将进一步明确响应分级、指挥体系、操作流程、救援资源以及N个工作组子方案的工作职责。二是多灾害群众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规范化建设。为坚决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石棉县整合“两项改革”后闲置乡(镇)、村(社区)办公楼等,建成41处避险常备安置点,实现“避有所住、住有所居、居而有序”。三是拓展救助物资品种品类。今年来,我县进一步摸清应急物资储备底数,对1个县级储备库和12个乡镇(街道)储备点进行清理,规范物资管理平台,目前在库物资中生活类83种73502件,防汛抗旱类物资有55种64478件。2022年3月已完成防汛抢险类救灾物资需求调查,下一步还将进一步丰富救灾物资品类及补充县级应急物资库存量。
四、推进隐患治理,防灾减灾领域实现新拓展
一是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石棉县聚焦已入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已销号隐患点,临山、临边、临崖等危险区,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区、生活区、渣场及人员聚集区、学校、重点场镇等区域开展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已完成101处在库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2个工矿企业、19处在建工程、2条交通干线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二是持续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和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建设县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数据库,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推动调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普查成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