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微信
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震时采取正确的避震方法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关于避震的经验,值得借鉴。经历了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震的进士秦可大,在《地震记》中记录了地震的“卒然闹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的经验。意思是说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要往外奔逃,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地方趴下,即使房屋倒塌了,人的生命也能得到保护。

一位亲身经历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到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即可避免砸死,又不会窒息”。

在总结多次大震后幸存者的经验认为,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

震时,如果在瞬间不能离开房屋,最好是迅速到室内相对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临震不慌 科学避震

孟宪全,唐山钢铁公司生活处干部,原住路北区东工房,樵子顶平房,处于唐山大震烈度Ⅺ度区。这是他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半夜3点多钟,我正熟睡,突然被刮大风似的声音惊醒。我爱人起来关窗户时说:“怕是天要下雨了!”我觉得情况反常,同要下雨不一样,很可怕。因为我们平时听说过地震,对地震知识有所了解,就意识到有发生地震的可能,立刻对我爱人说:“不好,要地震!”叫她赶快下炕。我爱人立即跳下炕,我将一个孩子也拉下炕,屋中间放着一个刚做好的大衣柜,我们三人正好蹲在衣柜和炕中间,我又把两把椅子拉到身边。刚准备好,房顶就震落下来,樵子顶砸在炕、衣柜和椅子上,我们一点也没伤着。

临震不慌,科学而充分地利用周围有利条件避震,将会取得最佳效果。

1、在家中怎样避震

住楼房:迅速躲在卫生间、储藏室、厨房、浴室、内承重墙角等开间小、跨度小、有支撑物,而又不易倒塌的地方;牢固的桌、床、茶几等低矮的家具旁边;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不要跑向阳台,不要使用电梯,千万不要跳楼。


住平房:迅速躲在坚实的桌子下、床下;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沿,趴在地上,保护好头部;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闻到煤气等有毒气体,用衣物捂住口鼻;正在用火,立即关掉煤气或电源。如果发现及时,室外又较开阔,尽可能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不论住楼房、还是住平房,震时不要滞留床上,不要跳楼、翻窗,不要到阳台上、外墙边、窗户边去,不要躲在房屋的大梁下,千万不能惊慌乱跑。


2、在学校怎样避震

听从指挥,有序不乱,互相照顾。

如果正在上课,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不要慌不择路,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按学校防震准备的路线以及环境的要求,有组织地疏散、撤离。

3、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室内,以防地震再次发生。

4、在影剧院、体育馆、礼堂等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千万不可蜂拥着逃离,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尽可能避开悬挂物,注意保护头部。地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疏散。

5、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怎样避震

选择坚实的柜台、家具、立柱旁、内墙角等处蹲下,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玻璃货柜;避开高大不稳定或摆放重物及易碎品的货架、货柜,避开吊灯等悬挂物。

6、在户外怎样避震

避开高大楼房、立交桥、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大型广告牌、建筑工地的大型悬臂吊车、狭窄的街道、巷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等危险场所,选择安全、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如果你正在野外,应迅速离开河边、湖边、海边、水坝、桥面或桥下、山脚下、陡崖边,找一个安全、开阔处躲避,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堤埂垮塌、山体崩塌、滚石、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7、在家里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的避险要点

1)如果你家是平房,或者你住在一楼,只要收到地震预警警报就马上撤离到建筑外的安全地点;

2)如果你住在二楼及以上楼层,请参考以下方法避险。

平时,你测试几次你从家里撤离到安全地点所需要的时间作为安全避险时间。以此作为标准,如果你收到地震警报的倒计时时间大于你的安全避险时间,就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如果你收到地震警报的倒计时时间小于你的安全避险时间,就原地避险(避险方法参考本节“1、在家中怎样避震”)。

8、在学校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的避险要点

在我国还没有基于地震预警的学校避险策略国家标准前,参考以下要点避险:

1)一楼的教师只要听到地震报警声就立即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2)二楼的教师若听到预警时间大于30秒,教师组织学生快速、有序疏散;如果预警时间小于30秒,教师则要求学生原地避险,等待警报结束后,再听从学校统一指挥疏散。

3)三楼及以上的教师听到警报声后,无论听到的预警时间长短只能先组织学生原地避险,等待警报声音结束后听从学校统一指挥疏散。

一次地震 两种结果

1994916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地震,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强烈有感。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有三所小学师生,因惊慌失措,在避震奔逃时踩死1人,伤202人,其中重伤16人,住院治疗43人,均为学生。而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实验小学离震中最近,震感远远强于饶平县,地震时正在上课,教师们迅速组织学生采取正确避震方法,指挥学生躲在课桌下,地震结束后迅速组织疏散撤离到开阔、安全的操场上,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1989年,我省小金县北部发生了6.6级强烈地震。在这次地震中,震区两河乡中心小学450名师生员工中有100多人因震时慌乱拥挤、跳楼而受伤。但同样处在震区的抚边中心小学,在老师的指挥下科学避震,全校300余名师生员工无一人伤亡。

跳楼避震 致伤致残

惊慌失措,小震大灾。19759月,山东省苍山县发生5.2级地震,震级不大,震中烈度不高,震区房屋基本完好,本不应该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有300多小学生受伤,50多人重伤。原因是震时许多人惊慌失措,因跳楼、拥挤而致伤。

远离震中,跳楼致伤。19845月,我国黄海发生6.2级地震,上海市距离震中100千米,南京市距震中300千米,两城市只是震感较强,房屋一间未倒。但是,竟有数百人惊慌失措,跳楼逃生,仅上海市某大学就有124人因避震不当受伤。

慌不择路,致伤致残。19891120重庆江北5.25.4级地震时,洛碛沙地小学学生夺路逃震,互相挤、压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在挤倒后,被压在最底层的16名学生窒息,1人左腿骨折,4人严重皮下出血。

江西地震,缺知伤亡。近年我国大陆因地震伤亡损失最大的是20051126日早上849发生在江西九江、瑞昌间的5.7级地震。这次地震震级不大,但造成了较大的伤亡和损失。原因是震区属较少发生地震的地区,灾区房屋抗震能力弱,当地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缺乏,这次地震是该地区解放以来最强的地震,地震发生后避震不当,惊慌逃生,造成伤亡。一名受伤的女孩李聪,由于是周末没有上课一人在家,地震来时因害怕,李聪便从位于二楼家中的窗户上跳下来,造成头部和脚受伤。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5 yjgl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259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4
联系电话: 0835-2223829
主办单位:雅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