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管理
12月底,省应急厅毛德忠副厅长一行来芦督导调研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并召开专题会。县应急局围绕专题会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赓即开展整改落实,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减灾示范县建设标准。一是加强氛围营造。邀请省、市领导以及中国应急管理报、四川法治报、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来芦开展防灾减灾专题采访报道,大力推广宣传芦山减灾特色;二是加快推进综合减灾培训基地建设。联合县文旅投公司加快启动汉姜古城一期项目招标程序,另一方面积极与县投促中心沟通协作,推进亚东公司与我县签订投资协议,加快综合减灾培训基地全面建设;三是严格实施目标考核。1月11日至14日,创建办成立两个专项考核小组,分别前往全县各乡镇、部门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专项考核工作,在强化督导检查的同时也及时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为迎检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经创建办认真对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管理办法》中的10大类95项指标自查评估,现已完成88项指标任务,其中2项指标完成困难,5项指标正在开展,基本满足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验收条件。
(二)预案编制和演练
1月20日,县森防办组织开展2022年森林火灾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系统实战指挥能力,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郑胡勇,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杨俊参加演练。
双石镇重点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分别于1月10日、1月18日由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全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健全风险防范管理
县安办组织开展岁末年初百日安全生产大会战,县应急局派出
双石镇积极开展“双节”前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1月份全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20余次,重点开展企业、在建工程、消防安全、农村用电用火、食品安全、市场、校园、房屋隐患排查、天然气专项检查、道路交通专项检查等各类安全检查和排查工作。
(四)提升科普宣教创建成效
县委宣传部从三个方面持续加强常态化宣传工作,着力在我县营造出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宣传氛围,一是组织媒体及时报道各单位关于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开展的情况;二是积极转发主流媒体关于防震减灾救灾的公益宣传和权威报道;三是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电视、广播等“线上”+“线下”的
思延镇以“冬季消防”活动为契机,一是印制防灾减灾宣传图册1万余份,通过三下乡活动走村入户向全镇群众发放各类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材料1万余份;二是发布“全国防灾减灾”公益短信2000多条;三是各村通过LED屏滚动展示宣传标语1周,共悬挂宣传横5余条,张贴宣传标语6余条;四是运用新闻媒体发布“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及公益广告10余条,进一步扩大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全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县科协利用星期五课堂,召开了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会,向干部职工宣传了防灾减灾知识,利用科技馆LED屏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宣传标语,营造了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氛围。
双石镇利用车辆、广播、微信公众号、驻村人员、安全检查工作人员入户等
农业农村局乡镇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及安全宣传“五进”活动7次,深入农村宣传200余人次,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及安全意识。
团县委充分运用网上阵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对减灾救灾、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进行宣传、科普,1月发布防灾减灾救灾相关信息8条。二是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平安出行”、“青春志愿•爱在旅途”、“我们的节日•春节——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利用星期五大扫除等契机为群众科普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有效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累计服务800余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完善档案资料,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管理办法》,逐项对照创建标准,梳理我县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自查短板、整改提升,做好迎检准备
二是筹备专家咨询会。邀请北师大专家来芦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专家咨询会,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力量,解决创建突出问题和困难。
三是加快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围绕芦山汉代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的本土特色培训宣传教育实践课堂,不断提升创建的名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积极与县文旅投公司和县投促中心沟通协作,促成芦山综合减灾培训基地尽快建成使用,建设省内外知名的防灾减灾科普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