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县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管理基础,严格执行设防标准,将防震减灾设施建设与教育灾后重建同设计同实施,新建的灵关中心校、大溪中心校、新城区幼儿园、县幼儿园均使用了先进的抗震减震新技术。2016年,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为契机,该县又投入资金61.45万元,维修改造学校环境基础设施53处,新增应急指示标识标牌115个;投入资金120余万元,为全县学校安装视频监控点854个,实现了校园监控系统全覆盖。2016年12月,该县灵关中心校被命名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同时,宝兴县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现行《科学》《生命·生态·安全》《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为载体,坚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地震知识学习。采取“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通过学生传递到家庭、社区,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教育目的。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手抄报、橱窗、观看录像等方式,广泛宣传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确保师生受教育面达100%。
此外,宝兴县教育、防震减灾、科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借助“思源方舟”、“壹基金”减防灾项目,对全县200多名学校安全管理骨干教师持续加大培训。2016年,该县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疏散演练,共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应急疏散演练50余校次,参加演练师生14000余人次,参与面达100%。
信息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