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水电站作为清洁型能源输出来源,是社会运转和发展的必备因素,我县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建设有11家大型水电站,183家小型水电站。水电站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我县电力事业的运行和发展,所以在其生产和运行当中必须以安全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消除安全隐患,为水电站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了切实提高水电站的可靠性和应急处理能力,石棉县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水电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分类分级,实行差异化监管。划分风险等级,明确监管频次。将11家大型水电站划分为重点监管对象,由县经济信息和科技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结合我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监管工作,确保大型水电站的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各乡镇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辖区内小型水电站安全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清退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水电站52座。2021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水电安全检查62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16余处。
二是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首先,通过会议、培训、微信群联络等方式,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督促水电站负责人创新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结合水电站发展的具体情况,全面建立培训管理机制,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电站设备的运行和管护,制定完善的巡检制度,确保水电站高效的运转和推进。其次,加强生产设备管理。要求水电站建立设备台账,对每台机组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中详细记录机组各项技术参数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事故等、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事故处理方式、更换过的零部件以及更换时间、大修后试验记录等,能够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同时,做好设备备件的准备,及时补充,确保检修时能够顺利更换。要求员工参与到设备管理中,各个设备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原理等有详细了解,熟悉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式,加强维护和巡检,定期上报设备的运行缺陷和问题。建立完善的反馈制度,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议,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各个班组上报设备缺陷,将其落实,做好检查维护以及记录等,如果无法得到解决,需要详细记录。最后,完善值班工作准则。强化值班值守工作,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和消缺工时记录,为水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工作人员养成时刻观察产电环境的习惯,提高水力发电的安全系数。加强对水电站发电运行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数据分析与管理制度,为值班人员的技术操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科学地规划发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和轮换制度,保证值班人员的相关操作有据可循。
三是练兵备战,做好事故应急应对准备。强化政企沟通,水电站制定科学的预案,并向有关部门报备。制定一套完备的应急操作规程,实现现场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预案相一致,具备足够可操作性。强化员工和值班人员对规程的学习,提高事故处理有效性,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影响和损失。针对现场运行事故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经验的总结分析,确保能够在事故处理中正确发挥指导性作用。进行泄洪工作前,及时向政府、应急部门、沿途乡镇报备,以防发生意外事件。如有事故险情发生,及时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反映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出现的原因和运行方式改变等,由值班调度人员正确指挥,提高事故处理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