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住房环境,是指地震时,你的住房周围有没有容易倒塌的建(构)筑物,或者你的住房是否地处岸边、陡坎或不稳定的边坡地带,因为这些地方,在地震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滚石等次生灾害;高楼、高烟囱、水塔、大型广告牌下的房屋,震时极易被坠落物体砸伤;处在高压输电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的房屋,震时电器容易短路,电线震断落地,容易引起火灾;危险品生产的工厂或仓库附近,震时易引起爆炸或有毒气体泄漏;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发生泥石流的冲沟口,不稳定的河、湖岸边,都属危险地段。
雅安农村的夯土墙、卵石墙、片石墙,由于墙体沉重,地基处理简单,倾斜、裂缝较常见,墙体接近地面处由于年久失修,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墙脚部位剥落严重,抗震性能很差,一般5级左右地震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根据住房损坏情况,可分别采用加拉杆,在墙外加支柱或附墙,修补更换腐蚀、破损的支柱,加扒钉、垫板、斜撑等办法,增强房盖的稳定性和屋盖与墙体连结的牢固性。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房梁,选择室内坚固的内墙边安放;床的上方,不要悬挂金属和玻璃制品及其它重物;床和写字台等坚固、低矮的家具下面是避震的好空间,不要堆放杂物。
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包、氧气瓶等),有毒品(杀虫剂、农药等),这些物品极易引起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要妥善存放,做到防撞击、破碎、翻倒、泄漏、燃烧和爆炸。
准备必要的防震物品。地震后,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以适应震后急用,包括: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药品、电筒、干电池等,把这些东西集中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个人必备的物品:电筒、衣物、塑料餐具、饮用水等,集中放在自用的防震包里。
(5)家庭防震演练 震时避险,很多事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包括:避险、撤离、联络等,通过演练,能很好地检验家庭的防震准备工作,使家庭防震准备更趋完善。
一分钟紧急避险。假设地震突然发生,在家里怎样避震?设定地震发生时全家人在干什么?地震强度可设为一次破坏性地震;避震方式:是室内避震,还是室外避震?根据每人平时正常生活环境,确定避震位置和方式。
演习结束后计算一下时间,是否达到紧急避震的时间要求,总结经验,修改行动方案后再做演练。
震后紧急撤离。假设地震停止后,如何从家中撤离到安全地段,撤离时要带上防震包,青年人负责照顾老年人和孩子,要注意关上水、电、气和熄灭炉火。
紧急救护演习。掌握伤口消毒、止血、包扎等知识,学习人工呼吸等急救技术,了解骨折等受伤肢体的固定,以及某些特殊伤员的运送、护理方法。
学校人员密集,学生往往在大地震中最容易受到伤害,做好学校防震工作十分必要和重要。
(1)了解学校防震要求 学生要主动了解学校防震减灾组织,执行学校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参加学校和班级举行的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各项活动。要自觉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地震科普知识,投身到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中去,如办黑板报、墙报、小专栏、地震科普讨论会等,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
(2)从本班防震准备开始 桌椅摆放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3)举办学校防震演练 在学校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了解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教室外面有没有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之类的危险物,可能震垮掉落?附近有没有存放危险品的仓库和生产工厂?学校的消防器材和水源在什么地方?医务室、门诊部在哪里?农村和山区的学校,要注意校舍周围的池塘、乱石、危岩、陡坡等容易引起垮塌、滚石等次生灾害。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演习结束后,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可多次进行,使每个同学能熟练掌握避震方法。
(4)制定学生安全联络卡 联络卡上记录学生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一旦遇到地震就可方便的使用联络卡。
每一个公民都应发扬人人奉献、众志成城,既保小我,又利大我的社会公德。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为减轻地震灾害做出贡献。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可以按以下十个字,做好预防准备:
(1)学 学习地震知识及各种减灾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
(2)听 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及防震减灾部门发布的有关地震震情消息,不听信谣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3)备 地震短临预报发布后,个人、家庭都应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术准备。如储备常用药、食品、饮用水、御寒防雨衣物、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收音机及用于自救互救的小铁包铲、独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小工具。常用药、食品、饮用水应在短期预报后开始储备,其它物资应在中期预报后就开始储备。储备的物资应放在安全、易于取放之处。家庭中的贵重物品应转移到安全地方。
(4)避 震前应作好个人、家庭躲避震灾的行动安排,选好疏散避震的安全地带,一旦发生强烈地震,个人或家庭要采取紧急避震行动。
(5)察 注意观察研究你身边的自然变异现象,如气候反常、动物及植物异常、出现地光等。有条件的话,个人也可以利用一些简易设施,观察地下电流、地声、地下水等的异常现象。
(6)报 由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非常复杂,所以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及防震减灾部门、地震科研单位)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7)保 积极参加灾害保险,减轻个人和家庭经济损失。
(8)断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抗 地震一旦发生,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发扬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
(10)救 个人和家庭都应掌握一些初步的医疗救护知识,如止血、包扎、抗休克等,并准备一些必备药品。